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必須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增強文化自信,圍繞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發展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社會主義文化,激發全民族文化創新創造活力,增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精神力量。
黨的二十大代表們表示,要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指導地位的根本制度,堅持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堅持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堅持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推進文化自信自強,鑄就社會主義文化新輝煌。
鞏固壯大奮進新時代的主流思想輿論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建設具有強大凝聚力和引領力的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牢牢掌握黨對意識形態工作領導權,全面落實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鞏固壯大奮進新時代的主流思想輿論。
十年來,意識形態領域形勢發生全局性、根本性轉變,全黨全國各族人民文化自信明顯增強,全社會凝聚力和向心力極大提升,為新時代開創黨和國家事業新局面提供了堅強思想保證和強大精神力量。
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黨委書記姚枝仲代表表示,新時代十年,哲學社會科學界在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學科體系、學術體系、話語體系方面取得了重大進展,有力推進了中國哲學社會科學研究的深入發展。我們將繼續在話語體系方面加強研究,進一步推動“中國式現代化”“全過程人民民主”“人類命運共同體”等具有中國特色和國際影響力的標識性概念傳播,讓世界更好地讀懂中國。
思政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不久前,以“胸懷‘國之大者’勇攀科技高峰”為主題,華南農業大學黨委副書記、校長劉雅紅代表為2022級研究生講授了開學第一堂思政課,很受同學們歡迎。“辦好思政課,就是要開展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育人,通過教學方式方法創新,有效引導學生真學、真懂、真信、真用。”劉雅紅表示,要堅持為黨育人、為國育才,切實把黨的創新理論貫徹落實到教學實踐中,努力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
黨高度重視互聯網這個意識形態斗爭的主陣地、主戰場、最前沿。“網絡空間天朗氣清、生態良好,符合人民利益。”浙江省衢州市委書記高屹代表表示,我們將本著對社會負責、對人民負責的態度,依法加強網絡空間治理,加強網絡內容建設,做強網上正面宣傳,培育積極健康、向上向善的網絡文化,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人類優秀文明成果滋養人心、滋養社會,做到正能量充沛、主旋律高昂,為廣大網民特別是青少年營造一個風清氣正的網絡空間。
用社會主義先進文化、革命文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培根鑄魂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弘揚革命文化,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鞏固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斗的共同思想基礎。
新時代十年,我們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文化建設,注重用社會主義先進文化、革命文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培根鑄魂,人民思想覺悟、道德水準、文明素養和社會文明程度不斷提高。
從敦煌莫高窟到云岡石窟,從福建朱熹園到四川三蘇祠,習近平總書記在國內考察時實地察看了不少重要歷史文化遺產,彰顯了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深厚情懷。福建省南平市委書記林瑞良代表說:“我們要認真汲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思想精華和道德精髓,大力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通過教育引導、輿論宣傳、文化熏陶、實踐養成、制度保障等,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化為人們的精神追求,外化為人們的自覺行動,為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匯聚起意氣風發、勇毅前行的磅礴力量。”
紅色是中國共產黨、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鮮亮的底色。“黨的偉大精神和光榮傳統是我們的寶貴精神財富,是激勵我們奮勇前進的強大精神動力。”江西省吉安市副市長、井岡山市委書記傅正華代表說,“新征程上,我們要始終賡續紅色血脈、傳承紅色基因,用黨在百年奮斗中形成的偉大精神滋養自己、激勵自己。堅持堅定執著追理想、實事求是闖新路、艱苦奮斗攻難關、依靠群眾求勝利,讓井岡山精神放射出新的時代光芒。”
“文藝工作者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推出更多增強人民精神力量的優秀作品。”內蒙古自治區莫力達瓦達斡爾族自治旗烏蘭牧騎隊員金克勒那日代表每年大半時間都在戈壁、草原上輾轉跋涉,通過豐富多彩的演出為廣大農牧民送去歡樂和文明,傳遞黨的聲音和關懷。“偉大的時代為我們提供了更多機遇,也賦予我們更多責任和擔當。我們將牢記總書記囑托,深深扎根自己腳下的草原,和基層群眾越來越親近,創作演出更多時代特征鮮明、生活氣息濃郁、群眾喜聞樂見的優秀文藝作品,永遠做草原上的‘紅色文藝輕騎兵’。”金克勒那日說。
“千家萬戶都好,國家才能好,民族才能好。”天津市婦女聯合會主席魏繼紅代表說,“我們要發揮好婦聯組織服務大局、服務婦女的作用,創新推動和持續加強新時代家庭家教家風建設,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統領,發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建設好家庭、涵養好家教、培育好家風,探索以‘小家’促‘大家’的工作機制和方式方法,以好的家風支撐起好的社會風氣。”
立足中華文明開放包容的文明特質,促進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增強中華文明傳播力影響力。堅守中華文化立場,提煉展示中華文明的精神標識和文化精髓,加快構建中國話語和中國敘事體系,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展現可信、可愛、可敬的中國形象。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立足中華文明開放包容的文明特質,著眼于當今世界開放包容、多元互鑒的主基調,堅持弘揚平等、互鑒、對話、包容的文明觀,從國家、政黨、社會等多層面促進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
“新時代十年,我國文物和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工作不斷走向深入,收藏在博物館里的文物、陳列在廣闊大地上的遺產、書寫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了起來,豐富了全社會歷史文化滋養,增強了做中國人的志氣、骨氣、底氣。”湖北省博物館館長、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長方勤代表說,“我們要堅定文化自信,深化學術研究,創新展覽展示,推動文物活化利用,推進文明交流互鑒,守護好、傳承好、展示好中華文明優秀成果,為發展文博事業、為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不斷作出新貢獻。”
“博大精深的中華文明是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是當代中國文藝的根基,也是文藝創新的寶藏。民族舞劇《絲路花雨》創造性再現敦煌壁畫中的舞姿形象,在全世界已累計演出近4000場。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獨特魅力在全世界‘圈粉’。”甘肅演藝集團歌舞劇院的舞蹈演員康琦代表說,“作為青年文藝工作者,我們將深入學習和研究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努力做到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把藝術創造力和中華文化價值融合起來,把中華美學精神和當代審美追求結合起來,激活中華文化生命力。”
“當前,國際社會希望解碼中國的發展道路和成功秘訣,了解中國人民的生活變遷和心靈世界,文藝工作者大有可為。”北京保利劇院管理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徐堅代表表示,文藝工作者要立足中國大地,擇取最能代表中國變革和中國精神的題材進行藝術表現,塑造更多為世界所認知的中華文化形象;要創新文化業態、拓展線上平臺,努力展示一個生動立體的中國,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譜寫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