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席黨的二十大的重慶市代表團舉行全體會議,討論黨的二十大報告。記者 蘇思 攝/視覺重慶
10月17日上午,出席黨的二十大的重慶市代表團舉行全體會議,討論黨的二十大報告。
陳敏爾代表主持會議,胡衡華代表,李明清代表出席。
陸克華代表說,習近平總書記所作報告處處閃耀著馬克思主義的思想光輝和馬克思主義政黨治國理政的政治智慧,全面謀劃未來五年乃至更長時期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戰略性任務和重大舉措,是舉旗定向的政治宣言,是指引各族人民奪取中國式現代化新勝利的行動指南,完全贊成和擁護。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加快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是國家推動區域協調發展的重大舉措。兩年來,雙城經濟圈建設全面提速、初見成效,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扎實推進,通關便利化水平明顯提升。要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堅定擁護“兩個確立”,堅決做到“兩個維護”,認真落實好黨中央推動雙城經濟圈建設和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的決策部署,抓好頂層設計落地落實,增強產業引領、科技創新、門戶樞紐、綜合服務等核心功能,持續強化要素市場化配置,深入推進區域協同聯動發展,全面推動雙城經濟圈和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走深走實,不斷促進成渝地區、西部地區開發開放。
宋依佳代表說,習近平總書記所作的報告,是一個舉旗定向、興黨強國、引領復興的好報告,必將激勵全黨全國各族人民踔厲奮發、勇毅前行、團結奮斗,完全贊同、堅決擁護。報告深入總結全面從嚴治黨的重大成就和寶貴經驗,并作出新的部署,凸顯自我革命精神,凸顯從政治上看的要求,凸顯正風肅紀的恒心韌勁,凸顯一體推進“三不腐”方針方略,凸顯監督治理作用。奮進新征程,紀檢監察機關要把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作為重大政治任務抓緊抓實,深學篤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堅決做到“兩個維護”,以強烈的責任擔當更好發揮監督保障執行、促進完善發展作用,以自我革命精神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為二十大戰略部署落實在重慶大地上提供堅強保障。
姜輝代表說,報告高舉偉大旗幟,展現偉大時代,著眼偉大目標,具有重大的理論意義、時代意義、實踐意義,現場聆聽感到無比振奮,完全贊成和堅決擁護報告。進入新時代,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文化建設,推動文化建設在正本清源、守正創新中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要深入學習貫徹報告中關于文化強國建設的新部署新要求,持續加力推進文化強市建設。堅定不移用黨的創新理論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不斷做強新聞輿論,積極動員全市宣傳思想文化戰線全力做好黨的二十大精神學習宣傳,深入抓好意識形態工作,不斷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推動哲學社會科學發展,積極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加強對外宣傳和文化交流,弘揚“行千里·致廣大”的重慶人文精神,為全市改革發展提供強大價值引導力、文化凝聚力、精神推動力。
蔡允革代表說,完全贊成、堅決擁護總書記所作的報告。報告科學謀劃了未來一段時期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目標任務和大政方針,是一個舉旗幟、明方向,定戰略、繪藍圖,開新局、謀復興,聚人心、鼓士氣的好報告。報告對建設堪當民族復興重任的高素質干部隊伍作出系統部署,為做好新時代干部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一定堅決貫徹落實,推動干部工作向現代化建設聚焦、為現代化建設聚力,進一步強化思想政治引領,引導廣大黨員干部堅定擁護“兩個確立”、堅決做到“兩個維護”。優化干部資源配置,堅持事業為上、以事擇人、人崗相適、人事相宜,切實把政治上靠得住過得硬、工作上頂得住干得好的干部選出來用起來。深化教育管理監督,堅持嚴管厚愛統一、激勵約束并重,著力增強干部隊伍領導現代化建設的能力、動力和活力,為推進民族復興偉業提供堅強組織保證。
陳鳴波代表說,報告高舉旗幟、立論定向,總攬全局、指引航程,是我們黨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政治宣言和行動綱領,完全贊成、堅決擁護。高質量發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的首要任務,建設現代產業體系是其應有之義和重要抓手。要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緊緊圍繞把習近平總書記殷殷囑托全面落實在重慶大地上這條主線,堅持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持續夯實制造業本底,壯大數字經濟規模,提升現代服務業水平,發展現代山地特色高效農業,加快構筑我市現代化產業體系“四梁八柱”。聚焦產業創新、綠色、協同、開放發展,匯聚優質創新資源,促進創新成果轉化,完善綠色產業體系,提升資源能源利用效率,深化“一區兩群”、川渝兩地產業協同,積極參與國內國際產業分工協作,加快形成高質量發展新動能。強化人才、金融、企業和空間服務保障,統籌提升要素供給能力和匹配效率,積極營造一流的產業發展環境。
會上,何文忠、李春奎、謝蘭、常斌、宿昆、丁中平、王亞芬、左永祥、劉源、唐小平、楊懿等代表認為,習近平總書記所作的報告思想深邃、內涵豐富,是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政治宣言和行動綱領。大家還圍繞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城市更新、發展基層民主、推進城鄉融合發展、疫情防控、生態文明建設、企業數字化轉型、科技創新、技能人才培養、內陸開放高地建設、基層法治建設等深入討論。